2017年1月16日,辽宁省和沈阳市福彩中心工作人员一行,来到辽中县冷子堡镇孤残儿童寄养家庭康复基地,共同开展牵手互助公益行活动,看望慰问这些寄养家庭的孩子们,送去了总价值48万余元的空调、洗衣机和热水器等用品。
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”
沈阳市儿童福利院2005年在辽中冷子堡镇建立寄养家庭基地,当时仅有20个孩子被寄养在13个家庭里。经过11年的发展时间,目前共有150个孩子,他们大多都是患有脑瘫或唐氏综合症的孤残儿童,分别被寄养在80个家庭里。据寄养家庭康复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,在冷子堡镇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寄养文化,现在村民都争先恐后的来当寄养家庭的家长。令人感动的是,寄养家庭的家长们,除了每个孩子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外,是没有任何工资和补助的,他们为的就是那份真挚的感情,为了能亲眼的看着孩子们一点点的康复和进步。“最大愿望是亲眼看着孩子康复!”这句话是每个寄养家庭的家长们共同的心愿。

生活在寄养家庭基地的孩子们,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度,被分成不同的班级,每天按照课时表来进行康复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,福利院也在康复基地请来专业的康复师,除了每天为孩子们定时的做康复训练外,还会手把手的教给每位寄养家庭的家长们,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,以保证孩子们回到家里也能进行康复训练,让他们能够更快的康复起来。

孩子们与寄养家庭父母亲情难割舍
金阿姨家正是十年前第一批寄养家庭中的一员,金阿姨的家中共寄养两个孩子,男孩叫沈文雄,女孩叫沈庆初。金阿姨介绍说:“两个孩子在我家十年了,刚来的时候都不会说话,现在进步已经非常明显了,这真就和自己家的孩子一样,我现在最不敢想的就是孩子们离开我的那一天。想着他们没能够被完全的治疗康复,我真的不甘心啊!”说着金阿姨的眼角涌出了泪水。

据了解,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和更好的成长,同时减小寄养家庭的负担,每个家庭中的男孩到18岁,女孩到青春期时,都会被社会福利院接走,他们也结束了寄养家庭的生活,然而对于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,无疑是残酷的。每个家庭的家长最不愿意想象的就是孩子们离开自己的那一天。

为了孩子的明天 福彩真情奉献
“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孩子,我们既开心又心酸。”福彩中心的工作人员看见寄养家庭基地的孩子们时,内心都很复杂。来到康复基地的二楼,福彩的员工们听见的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,和整齐划一的“客人好”的问好声。在另外几个小教室里,孩子们正在接受康复训练,他们一次次跌倒,却又顽强的站了起来,我们听不到他们因跌倒发出的哭泣声,而是看见他们一次又一次露出纯真的笑容。看见此情此景,每一位在场的福彩中心员工眼睛都湿润了,一位福彩中心的员工说:“看着这些孩子们太揪心了,真的是太可怜了,但是看见他们天真的笑容和对生活坚强的态度,又深深的感染了我。”大家纷纷表示以后会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,让他看看他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,也让他学习一下这种坚强的生活态度。同时也会在有时间的时候就来到寄养中心,看望这些可爱的孩子们,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。